全贏主義發想史

楊詩龍

2018 隨機免費午餐

由各政論節目的討論中,總結其內容就是「爭權奪利」,而基本型是「爭一口飯吃」。查詢世界人口總數,發現人口持續增加,食物根本足夠,問題是「資源分配不均」導致飢荒。

隨機免費午餐,就是用來分配資源的一個機制。

上方相片的說明文字

2019 稅金自主等五大政見

隨機免費午餐可由三方向來運作,分別是商業、宗教、政治。

大公司雖有能力,但免費跟企業獲利概念衝突;宗教發展慢,且日後教義可能會被曲解。政治相對上比較適合,畢竟政治是所有人的事,而吃飯也是所有人的事。

適逢總統立委選舉,有很多政論,想要避免預算被少數政治人物政爭使用,不如讓人民繳稅時自行決定免費午餐預算的總額。自此推想出稅金自主,即對應選舉權的捐稅權。公辦選舉、人本教育、問題處理、便民服務也是跟政治相關所提出的政見。並自此每日寫臉書來說明這五大政見如何處理政治上及新聞的問題。

2020 年底推想出全贏主義

在一年多稅金自主的臉書發文後,由稅金自主等五大政見推想到,問題不光是資源爭奪,更重要的是其背後的原因,也就是生存問題。如果能保證生存沒有問題,那就沒有過度競爭到戰爭的必要。

「全贏主義」,定義為讓所有參與者都贏,或至少最小贏,在政治上,讓所有人都有最小贏,也就是好好活著的生存保障,自然就沒有必要過度競爭到戰爭,爭權奪利之事就可以減少許多。

而現代能達成全贏政治的契機,主要是科技發展,即使回顧看工業時代,人口一直增加,代表早就足以保障所有人有飯吃。而全贏主義下的全贏政治和稅金自主五大政見,讓人民更能參予政治,並藉由科技發展,讓資源更有效的分配,以達成保障所有人基本生存,就能減少不必要的鬥爭,讓所有人都贏。